近年來,甘肅省司法廳充分發揮牽頭抓總、統籌協調、督辦落實職能作用,強化制度引領,創新普法方式,優化法治服務,凝聚法治力量,為促進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制度引領強動力 構建普法“大格局”
充分發揮司法行政職能作用,大力推進少年兒童法治宣傳教育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
統籌部署“?!卑才?。堅持將少年兒童法治宣傳教育作為普法工作的重要任務,納入普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納入階段工作安排和主題法治宣傳活動,每年根據規劃及時安排少年兒童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具體明確目標要求、方法途徑、落實舉措、組織保障等,為少年兒童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排出時間表、畫好路線圖?!?·4”“6·1”“12·4”等重要節點,都及時聯系教育、共青團等部門,采取聯合發文或函件提醒等辦法,安排部署少年兒童法治宣傳教育活動,保證少年兒童法治宣傳教育長流水、不斷線。
立足職能“?!眳f調。緊密結合甘肅實際,督促指導全省成立了省、市、縣、鄉四級教育系統普法工作領導組織,搭建學校、黨政、工團齊上陣,師生、員工、家長同參與的普法網絡。積極協調省人大、省教育廳、省民政廳等部門修訂審議《甘肅省義務教育條例》《甘肅省中小學校安全條例》《甘肅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辦法》等少年兒童權益保護法規規章;指導督促各部門單位做好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等涉及少年兒童發展和權益保障相關條文的審查工作;協調法院、檢察院、公安等部門選派優秀干部擔任法治副校長、法治輔導員,實現法治副校長全覆蓋。
健全機制“?!倍綄?。全面實施“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修訂完善各部門單位普法指導目錄,制定發布年度普法任務清單,進一步壓實少年兒童普法工作責任;建立完善提醒告示制度,定期向少年兒童普法責任部門發函,督促指導落實有關制度,抓好少年兒童法治宣傳教育;制定《甘肅省“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考評辦法(試行)》《甘肅省法治建設績效考評辦法(試行)》,將落實普法責任情況作為省管班子和省管干部考核、法治建設考核、平安建設考核等重要內容,通過檢查督導,促進少年兒童普法實現目標精準化、舉措項目化、考核體系化。
創新賦能激活力 傳播普法“好聲音”
堅持學習和實踐相結合、教育和養成相結合,打造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少年兒童普法工作格局。
夯實學校普法“主陣地”。充分發揮學校法治教育主陣地作用,在中小學開設憲法課程,將憲法教育融入升旗儀式、開學畢業典禮、主題班會,通過開展“憲法小衛士”“法律進學?!?、法治演講、班會辯論、主題征文、書畫攝影展等活動,提升學生法治素養。在學校設立法治文化宣傳欄,利用校園櫥窗、學校廣播、校報??取拔㈥嚨亍?,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普及法律知識。聯合省教育廳等部門印發《關于健全“法治副校長”制度、推動全面開展“法律進學?!被顒拥耐ㄖ?,進一步健全法治副校長制度,推動學生法治教育教材、師資、課時、考試和效果“五落實”?!捌呶濉逼辗ㄒ詠?,全省配備中小學法治副校長、輔導員13655人,建立少年兒童法治教育基地、資源教室932個,開展少年兒童法治講座、主題班會12.3萬多場次。2020年全國第五屆學生“學憲法講憲法”比賽,我省12名師生獲得全國一二三等獎,120余萬名學生參與“憲法小衛士”學習測試。
開辟社會普法“大課堂”。充分利用“5·4”青年節、“6·1”兒童節等重要時間節點,以社會實踐活動、模擬法庭為載體,組織少年兒童參觀法治宣傳基地、展廳、展館,參加旁聽庭審,邀請法官、檢察官、社區法律顧問等法治工作者和社會志愿力量講課,宣傳未成年人保護、國家和個人安全、毒品預防等與未成年人保護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引導少年兒童童心向黨、健康成長。充分運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平臺,靈活運用動漫、短視頻、H5、有獎答題等形式,推出了一系列少年兒童普法“干貨”,通過“線上線下”齊發力,有效提升少年兒童普法的針對性、實效性。截止目前,全省普法矩陣累計發文近百萬條,累計閱讀量達到了12.26億次,“甘肅普法”頭條號被省委網信辦評為第一屆甘肅省最具影響力政務矩陣,一點號長期位列全國政法新媒體榜單,為少年兒童學法用法打造了一方純凈的網絡天地。
筑牢家庭普法“大基石”。廣泛開展“法律進家庭”活動,通過送法上家庭、家庭法治體檢、村居法治咨詢、微信工作群等載體和平臺,加強家庭法治宣傳教育;動員網格員、調解員、聯防員、“法律明白人”上門普法、實時普法,增強普法工作的及時有效性,培育家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好風尚。聯合省婦聯等部門組織開展“小手拉大手”“幸福家庭興隴原·紅色家風傳萬家——家庭教育公益巡講”等活動,引導學生、家長和監護人共同學習法律知識,不斷傳承好家風、厚植法治情、壯大正能量?!捌呶濉逼辗ㄒ詠?,全省開展少年兒童自護教育4000余場次,受教育學生達30余萬人次。
司法護航聚合力 共筑關愛“同心圓”
始終堅持以法治方式消除困境落差,糾正行為偏差,構建社會多元參與的少年兒童關愛服務格局。
紓難解困辦實事。聯合省委政法委、省婦聯等八部門制定了《關于加強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工作的實施意見》,把婦女兒童各類矛盾調解工作作為人民調解和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的重要內容,為兒童尤其是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提供心理疏導、精神撫慰、人際調適、關愛保護等專業服務,推動建立留守、流動、貧困、重病、重殘等特殊困境未成年人關愛救助機制。近年來,全省共建立專業家庭糾紛調委會84個,調解室29個,調解員596人,調解涉及“婦女兒童糾紛”等案件25萬余件。
司法護航助成長。大力推進未成年人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全省86個縣(市、區)實現了公共法律服務熱線、網絡和實體“三大平臺”全覆蓋,組建了少年兒童法律援助專業團隊,開通法律援助綠色通道,為少年兒童提供“7×24小時”全天候高效便捷的在線法律服務。建立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工作合作機制,聯合法院、檢察院、團省委、婦聯等部門,嚴厲打擊侵害兒童權益犯罪行為,凈化網吧、網絡、市場和校園周邊環境,為兒童權益提供全方位司法保障?!捌呶濉逼辗ㄒ詠?,全省建成青少年維權崗2889個,依托共青團、婦聯、高校、監所等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2192個,受理婦女兒童法律援助案件4萬余件(次),受援人數9萬多人次。
教育矯治幫回歸。把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列為社區矯正工作重點,建立了由司法所干部、民警、居委會調解員、幫教人員家屬組成的幫教小組,指導推動未成年人生活、就學等工作,預防和減少重新犯罪,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幫助社區矯正未成年人回歸社會。著力加強社會幫教服務,積極與婦聯、學校、街道、人社等相關組織和部門協調配合,聯合開展“情牽母愛濃·浪子盼回歸”“感恩關愛思悔改、學法守法促改造”等主題幫教活動,取得了良好社會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