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通過構建數據信息高度融合、深度交互的“城市大腦”中樞系統,提高城市治理精準感知、精準管控、精細服務的能力,切實消除部門推諉、條塊分割的治理困境
□ 陳 文
近年來,得益于人工智能、大數據和5G技術的快速發展,加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我國智慧城市建設不斷提速。德勤發布的《超級智能城市2.0,人工智能引領新風向》顯示,中國現如今已經成為全球智慧城市建設最為火熱的國家。不過,從現實情況來看,信息壁壘正在成為智慧城市建設與治理過程中的頑疾和羈絆。
信息壁壘是指信息數據難共用、信息交換難共通、信息運用難共享、信息處理難協同的信息屏障和隔閡現象。當前,由于職能部門太過分散,縱向又采取層級式任務分派方式,導致信息系統建設各自為政、標準不一、重復交叉的問題比較突出;同時,一些部門出于對信息安全、公民隱私和規避責任的考慮,業務部門之間缺乏協同聯動機制,暫時沒建立起統一的信息交換和共享平臺;此外,信息采集、分類、歸檔、處理標準欠缺,信息整合與共享處理機制不完善等,這些都是產生信息壁壘的現實因素。
打破信息壁壘,首先要強化部門協同,促進城市治理的信息整合與數據共享。一方面,加強各職能部門的對接,建立事件信息統一分撥平臺,加強城市公共信息數據庫建設。完善數據信息系統的建設和管理制度,以解決信息系統建設各自為政、重復交叉等問題為突破口,整合網絡平臺、統一登錄入口、規范內部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強城市治理數據信息的融合使用,打破部門界限、政務藩籬和信息孤島。通過業務協同、流程優化、數據共享等形成工作合力,促進各部門、各層級、各業務信息系統互聯互通。此外,要通過構建數據信息高度融合、深度交互的“城市大腦”中樞系統,提高城市治理精準感知、精準管控、精細服務的能力,切實消除部門推諉、條塊分割、互不統屬的治理困境,實現信息共享、數據互通、治理協同、服務優化。
其次,要完善標準體系,提升智慧城市建設的規范化程度。建立健全信息數據庫的技術路徑、協議模板、標準體系、制度規范等,完善信息數據的錄入、編碼、分類、處理、交換、共用、共享等標準,統一文字、表格、視頻、圖片的格式,從技術層面確保數據聯通無障礙、信息共享無壁壘。制定和完善信息的安全標準體系,加強智慧城市建設信息化支撐的安全保障。合理規定信息共享和數據公開的權限、要求和標準,明晰各行業部門數據可否公開的范圍和標準,在制度層面明確哪些數據應該公開、可以共享,哪些數據不應公開、不可共享。完善政務居務信息的發布標準,規范信息發布的主體責任、程序標準、時限要求和更新頻率等,確保政務居務信息及時、準確、規范地發布和更新。
最后,要推進數據整合,提高現代城市的“智治”能力。按照“統一平臺、系統整合、資源共享、業務協同”的要求,打造跨部門協同的信息共享平臺,統籌整合智慧城市建設的各項具體工作,完善信息共融、共用、共享的制度和機制,促進部門間的業務協辦、工作協同。依據建設要求相近、保密程度相似、數據內容相通等標準,規范多種平臺信息互通管理,保障信息準確性和時效性,智能化分撥事項,智能化分析研判,提高社會治理智能化水平。推進綜治信息系統與“織網工程”社區綜合信息采集系統的數據連接,解決基層網格員在信息收集時的重復錄入、程序繁雜等問題,提高系統的運行效率;以綜治信息系統為基礎,探索編織統一的城市社會治理信息網,破除信息系統“條塊管理,條強塊弱”的格局,減輕基層負擔,提升服務效率,推進智慧治理。改變重建設輕使用、重采集輕處理的現象,以智能化應用為導向,深入開展數據挖掘和優化利用,對各部門的智慧化治理效能進行評估,并將其作為考核獎懲的重要依據,全面促進城市治理效能的提升。
?。ㄗ髡呦瞪钲诖髮W城市治理研究院執行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