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 艷
法治日報通訊員 魏素娟
今年3月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中級人民法院運用法院調解平臺“云調解”功能,啟動訴調對接程序,經雙方當事人同意,將案件委托至“法院+工會”勞動爭議多元化解工作室調解。經調解,原告同意降低賠付的兩倍工資差額,雙方線上簽署調解協議,當事人“足不出戶”便解決了勞動爭議糾紛。
這是廣西法院積極參與社會治理多元化解矛盾糾紛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廣西法院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大力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效能進一步提升。積極健全完善訴前多元解紛聯動銜接機制,大量矛盾糾紛、簡單案件在訴訟服務中心通過調解、速裁、快審化解。
今年1月至4月,全區法院引進特邀調解組織1183家、調解人員1679名,調解糾紛案件51674件,其中訴前調解44489件,調解成功率59.37%。
通過“推進案件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廣西法院竭力打造定分止爭“門診部”。廣西高院對“分調裁審”機制改革進行了深化和完善,訴訟服務中心實質性解紛功能大大增強,大量簡單案件通過調解、速裁、快審等方式實現“一站式”化解。
“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訴訟服務能力水平,既方便群眾,又能給法官增效減負,我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實踐?!弊灾螀^高級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文東介紹說,目前,全區98%的法院建立了訴訟服務大廳,在訴訟服務中心提供立案、調解、委托鑒定、送達、速裁等集約化、全方位訴訟服務。同時,全區130家法院運行在線調解平臺、道交一體化平臺、人民法院電子送達平臺、保全系統、委托鑒定平臺、網上閱卷系統等。
疫情防控期間,廣西法院采取在線立案、在線庭審、在線調解、在線執行等一系列訴訟服務措施,實現了“審判執行不停擺,公平正義不止步”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