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文明
2020年9月以來,經過50多天的縝密偵查,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兩級公安機關成功破獲了部督“11·23”系列盜撈海底沉船文物大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9名,繳獲海撈瓷器846件,查扣快艇、潛水服等一批盜撈工具。該案的成功偵破充分彰顯了福建省公安機關打擊文物犯罪的決心和能力,是福建省公安廳及漳州市公安局在全國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期間打的一場漂亮仗。
2020年9月底,福建省公安廳刑偵總隊在工作中獲取重要線索,有一批瓷碗疑似從海底打撈上來,瓷碗圖片經文物部門鑒識,初步判斷為宋元瓷器,品相較好,有海撈瓷器特征。
該線索引起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三級公安機關高度重視,10月10日,漳州、漳浦兩級公安機關立即成立專案組,抽調多部門警力開展研判、摸排等偵查工作。經偵查發現,廣西籍韋某超、吳某華、羅某與福建平潭籍李某興、李某明、李某春有犯罪嫌疑,漳浦縣六鰲鎮鄭某城也有參與作案的犯罪嫌疑。
專案組循線跟進,獲悉韋某超于11月17日與一名湖南口音男子聯系,表明要到漳浦縣海域打撈海底瓷器,并進行準備工作。次日,韋某超伙同兩名不明身份男子入住漳浦縣六鰲鎮華都賓館。專案組分析判斷犯罪嫌疑人已經著手準備實施盜撈文物。經過三天三夜不間斷的蹲守跟蹤,初步確定韋某超、李某元、歐某菊等7名重點犯罪嫌疑人準備實施盜撈犯罪行為。
11月22日18時左右,專案偵查員發現韋某超等人駕駛車輛運載設備到六鰲鎮虎頭山碼頭裝船,準備出海。專案組迅速兵分多路,廣泛布網。11月23日凌晨1時許,專案組在六鰲鎮華都賓館內將韋某超、李某元、歐某菊等6名犯罪嫌疑人抓獲,現場繳獲車內兩箱瓷器文物以及潛水服等作案設備。同時,專案組在六鰲鎮鄭某城家中將鄭某城抓獲。
經審訊,韋某超等人對盜撈海底沉船文物犯罪供認不諱。專案組分析,從團伙人數、分工和所使用的工具來看,這無疑是一伙比較專業、經驗豐富的犯罪團伙。在專案組審訊深挖下,韋某超又交代于2020年9月底伙同福建平潭籍李某明、李某春、李某興等人在同一海域盜撈文物瓷碗300余件的犯罪事實。
為迅速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以及追回其他被盜文物,11月26日,專案組在福建省公安廳刑偵總隊指導下,立即趕往福清、平潭抓捕其余涉案犯罪嫌疑人。最終,在當地公安機關的支持下,專案組成功將犯罪嫌疑人李某興、李某云抓獲。根據獲得的線索,專案組又一鼓作氣、連續往返漳浦與平潭、福清、長樂等地,陸續追回涉案瓷器文物169件。
在偵查過程中,專案組發現還有一伙人在漳浦縣古雷海域實施盜撈海底沉船文物犯罪,漳州市公安局決定并案偵查,一并抓獲犯罪嫌疑人8名。經審訊,專案組發現該團伙已將部分文物倒賣至江西,于是立即組織抓捕組奔赴江西撫州,抓獲倒賣文物犯罪嫌疑人陳某斌等兩人,繳獲海撈瓷器476件。
現已查明,該盜撈沉船文物團伙系由出資人和潛水員組成,約定了出資比例和銷贓后的利潤分配,組織不法分子在漳州海域盜撈獲取重大不法利益的犯罪事實。
該案于今年5月6日經漳浦縣人民法院一審判決,5名犯罪嫌疑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6個月至2年10個月不等,該案另外14名犯罪嫌疑人被移送漳浦縣檢察院審查起訴。
該案系福建省近年來破獲的一起較大盜撈海底沉船文物案,現場繳獲及追繳文物846件,避免了文物流失。經文物部門鑒定,846件文物均為元代龍泉窯文物,三級以上文物76件,文物經濟價值較大,歷史價值頗高。此案的偵破,真正達到了打擊一批、震懾一片、穩定一方的良好效果,為漳浦縣乃至福建省的文物保護工作,特別是海底文物的保護工作起到了重要警示作用。
據有關專家介紹,漳浦建縣于公元686年,地處東南沿海,是一座歷史悠久、區位優越、物產豐富、人文薈萃的千年文明古縣,素有“金漳浦”的美譽。海岸線長160公里,港口貿易繁榮,海上運輸發達,使得漳浦縣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海底沉船文物引人關注。